张老汉今年五十八岁,在银行干了一辈子出纳,每天隔着玻璃数别人的钱,不知不觉头发就白了。上个月体检报告出来了,脂肪肝、高血压都有,医生最后建议:多活动,少久坐。
他盯着报告单一动不动地看了好一会儿,突然想起年轻时特别喜欢爬山。那时候每到周末就背上包往郊区跑,山里的空气吸起来仿佛带着一丝甜味。后来工作越来越繁忙,结了婚有了孩子,再加上房贷、车贷这些压力,爬山这件事也就慢慢搁置了。
“等退休后,一定要把中国的美丽山川都走一遍。” 他对妻子念叨这句话已有二十年了。昨天整理书房时,找出一叠泛黄的登山照片,三十多岁的老张站在山顶,那笑容就跟小孩子似的。他瞬间就明白了,有些事确实不能总等着。
黄山:看一场云海才算没白活
破晓时的黄山很冷,让人直打颤。老李裹着租来的军大衣,拿着手电筒往光明顶爬。他是上海一所中学的退休老师,教书的时候常跟学生说:“游过五岳就不用再看山,走过黄山就不用再看岳。” 可他自己从来没去过。
天刚有点亮,他便挤到观景台最前边的位置。忽然一声尖叫响起,只见云浪从山谷里翻滚着涌来,一下子就把整个群峰给淹没了。远处的莲花峰好似变成了孤岛,朝阳给翻腾的云海镶上一道金色的边。老李赶忙拿出速效救心丸,含了一颗 —— 眼前的景象比课本里讲的还让人震撼。
下山的时候碰到挑山工,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大爷扛着两百斤建材,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。老李和同行的驴友感慨:“我们这么大岁数了,别人在挣钱,我们在花钱。” 对方笑了笑说:“花钱买回忆,最划算。”
泰山:十八盘上遇见年轻时的自己
凌晨两点,泰山中天门颇为热闹,如同早市一般。台阶上到处晃动着手电筒的光,有穿着羽绒服的,有拿着登山杖的,还有抱着小孩的,皆朝着南天门进发。老周跟在儿子身后直喘气,他刚办理完退休,儿子说要带他 “去攀登五岳之首”。
爬到十八盘最陡那段,老周腿肚子直打颤。前面有个穿校服的中学生,背着双肩包蹭蹭往上窜,让他想起 1978 年自己第一次爬泰山。那会儿没有索道,他从红门一口气爬到玉皇顶,兜里就揣着俩烧饼。
“爹,看日出要赶不上了!” 儿子在前面一个劲催促。老周咬了咬牙,继续往上攀登,总算在日出前到达瞻鲁台。当第一缕阳光照到玉皇顶时,他忽然明白了古人为啥说 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。他拿出手机给老伴发视频:“明年,陪你一起过来。”
峨眉山:在猴区找回童心
退休的王阿姨在峨眉山雷洞坪游玩时,眼镜被猴子抢走了,这事儿成了当天最有意思的插曲。她本来在比较远的地方拍照,谁都没料到猴王一下子冲过来,猛地抢走她的眼镜就跑了。幸亏管理员拿着弹弓赶过来帮忙,最后用两个苹果才把眼镜换回来。
“这猴头!” 王阿姨骂完自己便笑了。她在小学教了三十年语文,平日里天天跟孩子们讲峨眉山的猴子多聪明,可真碰到了还是会中招。在清音阁,瀑布溅起的水雾中,她看到隐隐约约的彩虹;伏虎寺里,师父正在打扫,扫帚擦过青石板的声音听来格外舒服。
下山的时候碰到几个大学生,非要拉着她一起坐车。“阿姨你胆子可真够大的,我们都不敢靠近那些猕猴。” 王阿姨扶正刚抢回来的眼镜说:“活到老学到老,下次我知道带副备用眼镜了。”
华山:长空栈道治好了我的恐高
老赵的退休旅行差点儿就在华山半山腰结束了。这干了一辈子会计的老头儿,站在苍龙岭往下一瞅,腿立马就没劲儿了:那差不多是垂直的峭壁,台阶宽度也就手掌那么大,护栏上的铁链早就被游客摸得锃亮。他死死地抓着铁链,一点儿都不敢动,身后还排起了长长的游客队伍。
“大叔您往后靠一靠行不?” 一位年轻人好心提醒道。老赵摆摆手,忽然记起自己制定的退休计划表上写着 “得去尝试三件让自己害怕的事”。迟疑了半小时后,他总算到了金锁关。次日他前往长空栈道,出人意料地系着安全绳走完了全程。照片中,这位一辈子做事都极为谨慎的老会计,居然在万丈悬崖边比出了剪刀手的姿势。
回西安的大巴上,他给老伴发微信:“明年带你来,我保护你走栈道。” 发完自己都笑了 —— 昨天还吓得发抖的人,今天就开始吹牛。
山可不会等你。等退休,等孩子长大了,等攒够钱 —— 等着等着,膝盖就不好使了;等着等着,景区就开始限流了。老张最后定了去黄山的机票,他想清楚了,登山得在还能爬得动的时候去。
那些说了一辈子的 “等以后”,往往等着等着就成了遗憾。你手机里存着的名山游玩计划,该拿出来看看了。
(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。)
专业配资论坛,股票杠杆的平台,投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